作家马德说:
“真正推动爱情的,不是浓烈的爱,而是琐碎的光阴。”
感情历来就不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庆典,而是柴米油盐里的点滴欢喜。
昼夜更迭,日子重复而琐碎,往往是生活的细节筑牢了感情。
一段感情最好的相处模式,藏在这3件小事里:
食物和爱情,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两种东西了。
《一日禅》中写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一蔬一饭一瓢一饮中,藏着的除了口腹之欲,还有拉近感情的催化剂。
能吃得到一起的,都是难得的缘分。
日剧《四重奏》中,真纪的丈夫满脸欢喜地吃了两年挤了柠檬汁的炸鸡,
从不吝啬对妻子手艺的赞美,妻子自然也没怀疑过丈夫的口味。
看似一片和谐的关系,却在真纪偶然听到丈夫跟同事表示自己根本不喜欢吃柠檬之后崩塌。
吃饭是一件带有感情与关系附加值的事情,性格相投的人才能同桌共食,并获得超出食物本身的快乐。
黄磊给妻子孙莉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们望着对方的眼神,少了些冲动和迟疑,多了些信赖和笃定。
彼此之间最固守的自我也都在时间的浸润下,柔软了起来。
我们都爱吃辣椒,口味完全一致。我下厨,她点赞,配合默契。”
一起吃饭,不仅是共同享受风卷残云的乐趣,还是携手面对饭后的杯盘狼藉,将生活里的好与坏、喜与忧照单全收。
爱,就是要在一起吃好多顿饭。
懂得好好吃饭的人,才能好好生活;吃得到一起去的人,才能好好相爱。
正如那句经典台词所说: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这是苏轼暮年时怀念红颜知己王朝云所作的诗。
一次,得罪了朝中权贵而几度遭贬的苏轼退朝回家后,捧着刚吃完饭的肚子逢人便问:
“你说说我肚子里都有些什么?”
有人说:
“满腹文章。”
有人答:
“满腹见识。”
苏轼都不以为然。
直到朝云一句“满腹不合时宜”,深深戳中了苏轼的内心,让他不禁感慨:
“这世间懂我的,只有朝云一人呐。”
聊不来的人,只会问你在寻求什么。而聊得来的人,却知道你在忧愁什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人生短暂,珍惜那些能够看到你的火焰,然后朝着你走过来的人,就足够了。
正如罗宾·威廉姆斯在《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所说的:
“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
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一个聊得来的人,是你精神上的慰藉、灵魂处的共鸣、能量上的补给、思想上的天窗。
他帮你打开更高的格局、也坚定你内心的自我;他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就着更好的爱人。
感情的核心,就在于交流,一个愿说,一个愿听,便能一言一行都是爱。
愿你身边有个聊得来的人,从清晨到日暮,从青丝到白发,陪你共览岁月波澜,伴你笑谈风雨潇潇。
藏地有一种说法是:
“夏天特别热的时候,马上会下冰雹;两个人关系特别好的时候,很快会出现纷争。”
吵架本身,不会让生活变好或者变坏,真正影响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是吵架的方式和目的。
台湾一父亲在女儿的婚礼上致辞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
结婚之后,你们两个要各去掉一半的个性,才能组成美满的家庭。”
世上没有百分百契合的两个人,当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时,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与矛盾。
有人各自为营,在稀里糊涂的赌气和误解之中,断了联系,有人当面锣、对面鼓地吵上一架,还彼此个明白。
如果双方坚持事事不愿让步,那么本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很容易被无限放大,原本的甜蜜就会变成硝烟滚滚,战火连天。
只有两个人都愿意为对方削减一些锋芒,去包容与接纳对方,然后共同组成一个新的整体,这才是感情最好的归宿。
好的关系其实非常简单,不是一辈子都不吵架,而是吵了架还能生活一辈子。
电影《匆匆那年》里也有句台词:
“敢吵架的是好朋友,吵不散的是真朋友。”
深以为然。
没有红过脸的朋友,很难深交;没有吵过架的情侣,也很难走到最后。
因为最不加修饰的关系,都不避锋芒。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在一段感情里,细节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片段,却可以窥探人心。
于千万人之中,我们相遇相识,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相知相伴。
而对于你我来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你欣赏我的不同,我接纳你的不完美。
亲密又自由,相爱又平等,独立且坚强,感情中最好的相处模式不过如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