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木柔
1
每次读《富兰克林自传》,我都会被二百多年前的这位美国人折服。他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富兰克林的头衔多如牛毛,作家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怎样把自己整成作家的呢?办法简单易操作,也是唯一捷径:勤学苦练。
他经常通宵达旦阅读。一句诗形容他最初的写作完全不为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
他专挑文笔优美的文章,反复诵读,接着写出每个句子的要旨,再搁置几天,其间不看书,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表达其精华,力求与原文相像。
他不厌其烦地刻意练习,不断修正错误,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聪明如富兰克林,他也是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写作,再经过一次次的千锤百炼,才练成作家。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富兰克林一样,锲而不舍地去追求自己的事业,人生怎会一事无成?
2
文友微微在一家公司当销售经理,三年前学习写作。因为离开校园二十年,开始时,她话涌心头,却无从下笔。
但是,她没有放弃,并且开启了大量阅读,大量输出模式,只为练基本功。
为了练习逻辑思维的能力,她不仅去学了思维导图,还连着手绘了100幅。对于观察能力的训练,她出手更狠:规定自己每天在同一条路上跑步,然后回家写300字观察日记,每天不重样,整整写了一个月,直至写崩溃。
她在公号里写道:“我还进行过这种虐待性训练,对着一个热点,提炼至少五个不同的观点,然后逼着自己找论据去论证这一个个观点。”
总之,她对写作进行了魔鬼般的训练,使得逻辑思维能力迅速提高,写作水平大幅跃进。
她越写越好,最终获得了给某个平台写讲书稿的机会。坚持写讲书稿两年后,她的写作越来越毫不费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今年,微微的写作生涯迎来了转折高点。她被两家讲书稿平台赏识,约稿打造一个独特的个人专栏。她的人生攀上了另一个高峰。
众所周知,这几年学习写作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能坚持下来,并越写越厉害的人,却并不多。因为写作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久的坚持和付出。这就逼得写作者必须放弃一部分的娱乐和消遣。
人生乐趣无穷,放弃娱乐意味着生活变得单调。因而,很多人写着写着就停了,更不可能把写作努力到极致。
3
无独有偶。香港一位默默无闻的茶水工,70岁的杨蓉莲女士,她就是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完美典范。
2018年,香港第38届金像奖首次把“专业精神奖”颁给了一位在幕后勤恳工作三十年的茶水工作人员。
电视画面现场是全体嘉宾起立,为获奖人杨蓉莲热烈鼓掌,著名演员成龙更是专程赶到现场为她颁奖。
那么,杨蓉莲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令大家对她心服口服?
上世纪80年代,杨蓉莲进入香港电影圈,主要职责是主管茶水部工作,即为剧组提供茶水盒饭。趁演员在拍完戏休息的空档,她就会提着篮子走进来,把篮子里印有演员名字的杯子和面巾,一一分派给演员。
演员休息完毕,拍下一场戏,她就开始洗杯子,继续准备茶水,为下次工作做准备。简单枯燥的工作,杨蓉莲一天要重复好多次。
可能你会说,这样的工作谁不会做?搁我,还不愿意做呢。要文化没文化,要地位没地位,还要看人眼色。但是,偏偏就是没文化的杨蓉莲坚持了下来,并且一做三十年。
三十年来,杨蓉莲的工作只增不减。其实入行之初,她就被告知只为导演和制片提供茶水服务。
但是,当她看到茶水工人手不够,觉得为演员提供茶水也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于是干脆一并做了。日复一日,她的工作越做越多。
4
当然,干得多并不代表干得好。
杨蓉莲的优秀在于她用心去做。她牢记每位演员的个人喜好,几十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所以才赢得众人对她的交口称赞。
成龙说:“有些人,你拍摄的时候可能没发觉他们怎样存在,但他们不在片场的时候你会叫救命。”
阿Sa说:“只要有莲姐在开工不会口渴。”
袁咏仪说:“她照顾得很好,会问你吃什么,然后便准备好。”
她的敬业使得吴镇宇笑称:“一度以为Pauline就是茶水的代名词。”
当别人对你念念不忘,那么必有回响是迟早的事。
后来,记者去采访杨蓉莲,她谦虚地说了心里话:
“每天1100港元,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来说,能赚到这么多钱,是应该要好好珍惜和努力工作,不是经常有工开,通常一年最多做到半年。所以,要专注这份工作,别人才会专注你。”
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工做,不认真。杨蓉莲知道谋生不易,所以,她从不抱怨,格外用心地工作。
她不但用心,而且专注,直至把工作做到无人能及。相信这就是她获得“专业精神奖”最重要的原因。
5
硅谷著名投资人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里,曾说过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次,他出差到北京。一位朋友自告奋勇去帮他搬家。当时他住在王府井的一个酒店,准备搬去国贸的另一个酒店。
他朋友从自己公司开车到王府井的酒店,大约需要半小时。装上行李,再开车到国贸的酒店,这个过程大约也需要半小时。
汽车自西往东,开到了国贸桥的南面,但因为吴军老师的酒店在国贸桥的北面,如果调头把他送到酒店门前,大约还需5分钟。
但是,没想到朋友偷懒:“我就不过去了,你能自己过马路吗?”吴军老师当即表示没问题,因此,他朋友直接开车回单位了,这一路大约也需要半小时。
等吴军老师拖着两个行李箱走到酒店时,他朋友打来电话表示歉意。尽管他非常感谢,也不介意朋友的行为,但还是实话实说:
“如果我是你,既然已经花了一个半小时帮别人忙,不防再花5分钟时间掉个头,把人送到目的地。”
后来,吴军老师把生活中很多人做事虎头蛇尾的现象用一句话简而概之:不把最后一步走完。
诚然,自古至今,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很多人认为,凡事差不多就可以,没必要把它做得完美。最后一点儿,即使不做也无伤大雅。问题是,这样完成事情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了。
6
我们常说瑞士制造、德国制造、甚至日本制造,意思就是做工精良,品质可靠。
要是每个人做事,都能用或瑞士,或德国,或日本制造的匠心精神去完成工作,那么,何愁没有提升的机会。
多年前,单位曾有一位前台接待。每次来电,她都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然后逐一亲自通知,说话温言细语,耐心细致。
如果以为她说完了就算,那后来的升职就轮不到她了。她的出类拔萃在于其二次提醒,且每次都要当事人再次确认为止。
时间一长,她对工作的敬业被大老板慧眼识材。于是,当总经理需要一名助手时,长相甜美的前台小妹突然就被钦点为总助。
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认为工作岗位无关紧要,升职加薪前途渺茫,因此,日子得过且过。
然而,很少有人会换位思考,“任何工作都是为自己而做,现在自己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其实都是为将来的自己铺路。”
假如,每个人做事情都认真细致、尽心竭力,都把最后一步走完,都把每一件事做到淋漓尽致、无可挑剔,那么成为人生赢家,似乎也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