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里曾写过一段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
在最可怕的屈辱中,没有诅咒,没有叹息,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
一个人的偏执与倔强,都藏在他的沉默里。沉默,不是懦弱,恰恰相反,它是心如磐石的另一个侧面。
因为沉默是金,所以不怕火炼。
这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感同身受,你的人生只是你一个人的,爱与恨、痛与苦都只是你一个人的,总期待别人的理解,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经历越多就越明白,拥抱沉默是我们人生必经的路。
沉默,是种克制
斯宾诺莎说过一句话:
人类最无力控制的莫过于他们的舌头,而最不能够做到的,便是节制他们的欲望。
总想说,总要说,不服要说,狡辩要说,说多便错多,所以被误解注定是每个表达者的宿命。
但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懂得克制。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在言语上赢过别人,你无法改变的事情有很多,没有必要让所有人了解你的想法。
人类永恒的愚蠢,就是总想通过争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超群。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讲,经常向年轻人传授演讲的技巧。
一天,一位青年登门拜访,向苏格拉底求教如何演讲。但是,还没等苏格拉底开口,这位青年便开始在苏格拉底面前滔滔不绝,卖弄自己的演讲功底,渴望获得苏格拉底的赏识。
结果苏格拉底等他说完以后,向他索取了两倍的学费。青年不解,询问原因。
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学会沉默。”
为什么要学会沉默?
在弱者面前适时沉默是善良;
在强者面前适时沉默是尊重;
在自己陌生的领域适时沉默是敬畏;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适时沉默是谦虚。
说,是一种表达,不说,是一种表态,真正的强者不会咄咄逼人,而是习惯了沉默。
因为在漫长的时间荒原里,光靠口舌之争永远改变不了任何事实,唯有沉默,才是保护自己体面的最好方式。
沉默,是种教养
内心空白的人,才要装出一脸世故,真正灵魂丰盈的人,一定是简单的。
天底下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明明自己没有可以足够炫耀的点,却又把可怜的自卑感,用令人生厌的夸张自大的方式装饰起来。
林语堂先生就曾在自己的文章里抨击过很多这种人:
每与人言,必谈贵戚;
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
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
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
当一个人习惯用自作聪明的表达方式来说话时,他一定是肤浅并且没有教养的。因为他们和别人的交流,永远是始于自我欺骗,终于欺骗他人。
喜欢沉默的人则恰恰相反,该就事论事的时候就绝不多说一句废话,珍惜自己的时间,更不愿浪费别人的耳朵。
周国平在《安静的位置》一书中就曾称赞道:
“比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有时更喜欢和不爱说话的人待在一起。那种‘不用听废话,更不用逼自己讲废话’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在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和在不该说话的时候闭嘴,一样重要。即便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你,也不意味着,你就有权利对别人说教。
沉默,是种懂得
电影《低俗小说》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
当两个人有默契,就能闭嘴享受片刻的沉默。
沉默,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理解。因为理解,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不必刻意讨好。即便两个人面对面不说一句话,也可以相知相爱。
所以顾城才会写下: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种懂得,一旦遇见,就是幸运。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薛蝌、薛宝琴等一众亲戚投奔贾府,贾母知道后欢喜非常,召集贾府上下,到自己房里见过久别的亲戚,一起叙叙旧情。
就在众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黛玉因为想到别人都是拖家带口,团团圆圆,自己却孤身一人,落得寂寞。便躲在角落垂泪,对于这个爱哭的林妹妹,贾母屋中没有一个人放在心上。
只有宝玉,看到垂泪的黛玉,走向前去,将手放在黛玉肩上,给她安慰,但全程没有一句话。
什么叫懂得?
懂得就是你在我身边,连呼吸都沉默,我却懂你每个情绪。
也因为我懂,所以即便我们相顾无言,我也不觉得尴尬。
真心对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沉默而猜忌,不会因为你的不主动而慌张,更加不会因为你的不回应而怒火中烧。当你需要的时候他便立马出现,哪怕沉默,也会给你静静的守候。
知乎上曾经有人问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平时外向活泼的人,有时会突然不想说话?
其中有一个回答说:在人前开心讲笑话的是你,在人后孤独地沉思的是你,不矛盾,无非这两件事,都令你感到快乐罢了。
经历越多,越明白这段回答的意义所在:
有些心事只能自言自语,有些秘密只能自己把守,自己还是要靠自己拯救。
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你只能把它从一个肩头,换到你的另一个肩头。
活着是为了自己去感受幸福和痛苦,不是为了解释给别人听一段和别人无关的人生。
总想着表达的人,或许会拥有很多,但那样不会深刻。因为当你不再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就注定会被生活束缚。
愿你余生有山可靠,有树可栖,不必刻意勉强,也能一生被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