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唱将阿凡达妹妹的真实身份 从青歌赛走出的“隐藏高手”

petssky
petssky
petssky
7073
文章
52
评论
2016-11-11
评论
720,540 3211字阅读4分42秒
摘要

著名的剧透帝灯灯就透露出了尖耳朵的阿凡达妹妹就是谭晶,另外,耳帝在看完节目开始评价的时候,也能从耳帝的微博中看出,阿凡达妹妹就是谭晶。当她收起了端庄典雅的姿态与常用的声音,你还能猜出她是谁?

8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第一次随父母登台演出,11岁开始跟随母亲系统学习声乐。小学期间,谭晶比较活跃,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教小伙伴们唱歌。她几乎每天下课都会在教室里给大家唱当时流行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歌。

1993年,母亲认为上高二的她唱功已经成熟,为了让女儿尽早接受更好更专业的训练,她鼓励女儿提前参加高考,谭晶被特招进了山西大学音乐系。

和许多个性十足、想法多多的明星相比,谭晶是个典型的乖乖女,她走上歌唱这条道路,当初也完全是为了实现母亲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在山西大学读了一年后,谭晶退学和母亲专程到北京,租住在学院附近的地下室里准备考试。

在考试方面谭晶并不是“发挥型”的选手,经过艰难的努力,在1994年又参加了一次高考最后作为自费生被中国音乐学院录取,进入声乐系攻读民族声乐,视为谭晶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她2000年首次参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开始在歌坛重要场所崭露头角,受到观众关注。同年,因获得第九届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金奖,被观众所熟知。

2002年在央视春晚首次独唱,演唱其成名曲、跨界唱法的代表作《在那东山顶上》,前后曾十二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逐渐为更多观众所熟知。

她的歌声创造性地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和舞台剧融合在一起,其主演的《木兰诗篇》、《白毛女》、《鸟巢·吸引》、《文成公主》等作品,为中国民族歌剧和本土音乐剧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长期以来,谭晶坚持唱响和谐之声,传播中华文明,先后受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英国皇家阿尔伯特等音乐厅六次举办“和谐之声”主题音乐会。她的歌声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残奥会开幕式、春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成为一个标志。

谭晶的父母喜欢“正统”的歌唱路线,极力劝说她学习美声和民歌,在上大学时,选择了民歌唱后却发现自己一唱民歌就会控制不住地经常眨眼睛。

在一次偶然的演出中,她选唱了一首通俗歌曲,竟然莫名其妙地不眨眼了,小小的自卑从此被通俗歌曲不治而愈,她独特的演唱方式也从此奠定:用通俗的唱法,演唱民歌(即谭晶跨界唱法)。

1997年,一个很偶然顶替别人的机会让年仅20岁的谭晶幸运地参加了庆祝香港回归晚会,与刘欢、叶倩文、巩俐、张国荣、林子祥、那英一起站在工人体育馆的舞台上共唱《团聚》。

1998年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总政歌舞团,成为一名独唱演员,开启她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她事业上的第一次大起色也是在这个著名的团队里到来:自2000年开始,谭晶连续五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在2000年2月4日除夕夜,谭晶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在“第四篇章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歌曲联唱《双喜临门》中与耿为华、刘春梅共同演唱了《花好月圆》,那时候她还没获得青歌赛金奖,虽然还没有被广大老百姓所熟识,但当时的谭晶早已在歌坛崭露头角。

从1995年参加为纪念电视诞生壹百周年举行的全国中外电影歌曲大奖赛,并荣获全国十佳歌手开始,各种国内国际的高级奖项已经拿过不少,带着这样的成绩,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能登上春晚的大雅之堂,其实也是顺其自然、理所应当的了。

同年,她作为总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参加了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她选用通俗唱法来演绎蒙古民族歌曲《大地》,这首歌难度很大,谭晶却用自己的独创唱法(即“谭晶跨界唱法”),驾驭得恰到好处。

一曲高歌之后,谭晶毫无悬念地赢得专业组通俗唱法的金奖,同时荣膺“观众最喜爱的歌手”称号,再也没人质疑她的“民歌通俗唱法”了,一举成名,她的成名之路,也从此顺利展开。

weinxin
欢迎关注
喜欢本网站,就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有惊喜哦~
petssky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6-11-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petssky.com/essay-25568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