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过Pico Iyer的一期TED演讲,对里面的这段话记忆犹新:
我们活在围墙的两端,墙内久了想出去,墙外久了想进来。我们被新鲜刺激所驱使,我们被新鲜刺激所伤。只有一个词,窥视我们的内心,并嘲笑至今,它是孤独。
大多数人之所以滋生对“独立”、“独处”等强调自我能动性的词语的敌意,只不过是因为太在意独的缘故。
本是种平淡无奇的生活方式,在个人行为容易被他人看法左右的思想镣铐之下,不得不与不合群等道德判定扯上关系。
公司五月份来了一个新实习生,我带她做一些活动执行方面的工作。
她入职的前一周,都是由我叫她一起在公司食堂吃饭。
一方面,我比较喜欢和各种新鲜的面孔扯扯淡,感受感受他们那群在校大学生的朝气,让我也能年轻年轻;
另一方面,新人刚开始可能会不太适应公司环境,只身一人在外实习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起初阶段能有个伴也算是照料照料。
某一天吃饭的时候,她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叫同部门的Lily姐一起吃饭的时候,她总是说待会儿再吃呢,平常她待人挺好的啊,经常跟我们有说有笑的,老是这样,会不会有人说她不太合群?”
“待人友善是她所表现出来的修养,而喜欢独处,不过是她行使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而已。”
见小姑娘有些疑惑,我顺便给她讲了三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自己。
上大学那几年,我最不乐意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三五成群一起吃饭。
并不是因为和他们的人情交际发生了矛盾,我才将他们避而远之,只是单纯地认为,这种刻意合群的方式真的很浪费时间。
比如三个人约好下课之后一起吃饭,先是快的人等动作慢的收拾课本,完了避免不了路上打打闹闹,谈谈最近关注球赛的输赢状况,八卦一下某明星的私下爆料。
碰上个事儿精吧,还得去超市逛逛买点小零食送送女友,如此一来,本来可以花十五分钟解决完的事情,最后得拖个四五十分钟。
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当一味选择结伴而行去迎合所谓的合群交际时,这些可增值的时间就不得不被挤压,留给自己的升值空间也就远打折扣。
独处,只是为了实现时间的最大化利用,进行最大量的自我思考。在这个失焦的时代,没有什么比自我沉淀来的奢侈。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工作上曾经结识的一个合作伙伴。
某次活动举办过后,主办方特意办了一个庆功宴,向相关人员表示感谢,同为协办方的我们,都收到了聚会的邀请函。
第二天他发微信给我,说这次聚会他就不去了,要我们好好玩儿,我问他是不是不太舒服,他回了这样一句话,我记得相当清楚:
因为我不想给别人添堵,也不想给自己添堵。
在谈判场上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的他,是个优秀的职业BD;待人体贴入微,幽默风趣的他,是个靠谱的私人朋友。
不应赴这类群体聚会,仅仅因为他不喜欢。
因为看不惯这类俗礼往来,不想说一些言不由衷的附和话,他可能会倦于和他人交流,而让对方觉得自己无趣,坏了他人兴致;而反过来,强迫自己融入自身不感兴趣的场合,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为难。
正如周国平所说: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选择独处,是因为不希望自己的格格不入影响别人,也不希望让与自己违和的环境给自己压力。
第三个故事,回到实习生说的Lily。
Lily算是公司的老员工,作为最早入组的同事之一,一言一行相当受人尊敬。虽然一直以来,她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偏爱于独来独往。
她喜欢一个人坐在公司楼上的咖啡厅里,放空身心,翻一翻近来的杂志,用拌匙搅动着甘苦醇厚的美式,看着杯口的热气翻滚,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用,尽情地享受午间的闲适。
她喜欢在我们团建的时候,礼貌地借个方便,搬个木凳到院子里点燃一根香烟,看着烟雾消逝,止于喧闹。
她喜欢在用餐时间,等到大家都吃完后,不紧不慢地走上楼,塞着耳机,体验一咀一嚼间的美味。
一个人足够轻松自在,不用关注别人的一举一动,不用想着时时要照顾别人的感受,不用担心谁来了,然后又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