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里提到山东人,诸多评价中总少不了一句:山东人实在。同时,山东人也非常喜欢自称“实在”。放眼全国的其他省份,如此喜欢自称“实在”并以此为豪的群体确实不多。那么,这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和文化呢?
1、山东人多数朴实、厚道有余而“精明”不足
因为生活氛围和家庭教育的传统,山东人多数朴实、厚道有余而“精明”不足。这里所说的朴实、厚道是儒家文化中的“修身”,而修身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德行。
所谓“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钱可以装饰房子,有德行可以修身,拥有了德行,就会心胸宽广,身体也会健康。所以有德行的人都会很真诚、实在。
在这种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山东人,信奉“君子以厚德载物”,认为“唯厚德者能受多福”,同时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底就是做人厚道、实在,不能太“精明”,即使一时吃亏上当,也要“难得糊涂”。
而那种喜欢遇事斤斤计较、擅长打小九九、利益至上的做法为多数山东人所不齿。不过,这也说明了一点就是,山东人做不来太精细的事,他们会认为需要用“精明”才能完成的事情,不仅累脑累心,而且显得非常矫情。
2、示弱、示警、示强,山东人自称中隐含多重意味
在同“精明”人打交道的时候,山东人会先亮出自己的底牌——我是实在人!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论斗心眼,我这个山东人肯定不擅长,所以不要骗我。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称“实在”其实“实在是一种示弱”。
不过,面对“精明”之人的主动示弱中,也隐含着一种示警,就是希望对方也能和自己一样实在,大家都不要鬼心眼子太多,都真诚一些、厚道一些。玩心眼多累啊,还是实实在在的比舒心和坦然。
而且多数情况下,山东人自称“实在”的时候,其实已发现到了对方的“不实在”,因此用这种自称的办法告诫对方“不要逼我翻脸”,否则没有你的“好果子”吃。从这个角度上讲,自称“实在”反而又成了一种示强。
3、山东人的“实在”有着不可逾越底线
齐鲁大地各个地方的人群性格不同,对于“实在”两字的理解也有不同。比如靠山吃山、住山沟沟从土里扒食吃的鲁西南、鲁西北人,与靠海吃海、习惯在风口浪尖上搏命挣钱的胶东人,以及地处山东腹地、深受儒家文化正统教化的鲁中地区民众……他们的“实在”特点和风格也有差异。
所以近年来也不断有网友吐槽:某某地区的人不像山东人,心眼多、不实在……但是无论山东人怎么自黑,“实在”的标签都是撕不掉的,骨子里的品性是怎么也不能随便磨灭的。
其实,山东人“实在”并不傻,厚道并不愚,也是有自己底线的,比如——我实在,你不能因此坑我。再一再二不再三,你老是骗我坑我,我早晚挖更大的坑把你坑喽!山东人对于愚弄自己、自以为是的人是最痛恨的。
山东人可以吃亏但绝不上当,对于把自己当猴耍的,二话没有,老拳伺候,玩心眼不行,打架山东人还没服过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