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和朋友去一家自助餐厅吃饭。
中途的时候,邻桌来了两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带着两个六七岁的小朋友。
落座之后,大人对小朋友随意交代几句,便去挑选东西。可她们前脚刚走,两个小朋友后脚便不安分起来,两人拿着玩具气锤隔着桌子过起招来。
我和朋友相视一笑,并没有多加在意。毕竟小朋友嘛,稍微活泼顽皮点很正常。
直到两位母亲端着盘子回来,制止了他们的吵闹,一桌人终于坐下来吃起了东西。
大人边吃边交流一些家庭琐事,而小孩子则是嘴巴吃着,虽然行为上也还算安分,但两人还是不停地拌嘴。
大概十几分钟后,估计是吃的差不多了,也或许是压抑地太难受了,两个小家伙终于露出了恶魔的本性。
两人人手一个面包,然后撕成一团团地互相试探性攻击,大人稍加呵斥了几句。见没什么效果,便也不再搭理,继续聊着她们的琐事。
后来愈演愈烈,攻击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大,有一块甚至飞到了我们桌上。
坐他们后面的一位中年男士站了起来,走到她们桌前说:“请对自家的孩子稍加管束,可以么?”
其中一位女士立马杏目圆睁,“碍着你了还是怎么?”
或许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中年男人拿起自家桌上一块面包团,往她们面前一放,“小孩把面包都扔我们桌上了,你说碍没碍着?”
女人没有回答,头都没抬,只是黑着脸对小朋友呵斥道:“别扔这么远!”
听得我和朋友面面相觑,中年男人更是无奈地摇摇头便回桌了。
果然,两位小朋友不再大范围攻击了。可或许是刚才的争吵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也可能是小孩父母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公愤。
一位老大爷又站了起来,指着她们说:“那两位女同志,粮食多可贵,小孩子这样糟蹋你们也不管,他们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
或许刚才就已经觉得自己憋了火,开始那位母亲立马回击:“浪费你家的了?我交钱了不随我?多管闲事!”
这下不但惹恼了老人家一家人,周围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不一会,服务员走了过来,在打听好情况后,指着墙上的请勿浪费粮食字样,表示要对她们进行罚款处理。
两位母亲听了立马急了,一蹦老高。“拿出证据来!”
服务员微笑着指了指墙上的摄像头,“如果您有异议,那可以和我们去监控室调取录像。”
两人终于不再言语,黑着脸坐下来不再吭声。
02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首先离不开的便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曾在《真正的修养,与贫富无关》中说过。
修养与教养不同,教养注重的是先天的家庭教育,而修养更多的是强调后天的自我完善。
可以这么说,教养可以用来评价一个未成年人的言行举止。而成年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法律上,都已经具备了自主的行为意识,所以在衡量他的行为规范时,用修养更为恰当。
如果把原声家庭当成一块土壤,那么父母的修养就是养料,而孩子的教养则是培育在土壤里的果实。果实长成什么样,与土地有关,但更多的是与提供的养料有关。
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对外界信息的吸收缺乏最基本的甄别能力。
所以,这时候便需要周围的成人为他们提前做好遴选,将最优质纯净的信息灌输过去。因为这些信息,很大可能就会成为他以后三观与人格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品格的形成都是有迹可循的。蛮横霸道、自私无理的熊孩子背后,绝对有一群于人苛刻、却对孩子万分宠溺的长辈。
比如自助餐厅遇到的那两个顽皮孩子,从家长后来的言行举止便可窥见端倪。平时的放纵宠溺,再加上自身修养的不足,才造成了孩子教养上的欠缺。而且这种恶劣的教养会一直发展下去,甚至直到成年以后,彻底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前几年网络上兴起一个词语:坑爹。
而大部分爹之所以能被坑,与他们自己屁股本身就不干净也有很大关系。而且孩子的行为,本身就与其从小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搬石头最终砸到了自己的脚。
这里可以反转一下,现在很多家长,难道就不是在坑儿?
且与坑爹不同,孩子真的是一张纯净的白纸。
03
记得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
郑州一位老大爷因为司机未能在十字路口停车,被他赶上后猛砸车门,后来在车门打开后又堵在门口,对着司机破口大骂。
等过了红灯,公交车进站后。老人堵着上车口,不顾后面乘客的劝阻,对司机破口大骂!
后来越骂越凶,甚至还要动手打人,虽然车内的乘客都在埋怨他,而老人还是不依不饶,摆出非常有理的架势,怎么也不肯放过司机。
老人的孙女拉住他,并义正言辞地指责他的过错,可他仍是不依不饶。
女孩子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爷爷!是你的不对!车没进站不能拦门上车!你再这样以后不用来接我了!”
第二句便是小孙女走到司机旁边,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
小姑娘的一句道歉让司机瞬间掉下了眼泪。
看完新闻,除了和司机一样涌出一阵感动外,更从心底腾升起一种侥幸与忧虑。
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无外乎两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而两者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所起到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如果小姑娘的父母也如同爷爷一般蛮横无理,奉行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那成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此感到遗憾与担忧。
无论学校教育多么好,多么努力,但是在负面的家庭教育下,谁又能保证小孩子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端正的是非观?
04
现在社会,从来就不缺锦衣玉食的富贵人家,缺的是一种高贵得体的家庭教养。
很多父母竭尽全力,只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却疏忽了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家庭教育。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周围时刻发生。
公交车上,母亲和孩子占用两个位置,一个老人站在旁边紧抓扶手,孩子母亲对此视若无睹。
超市里,家长一手提着东西,一手牵着孩子,寻到机会便立马两眼放光,趁乱插进了队伍。
走在路上,遇到老人或者残疾人拦路行乞,家长对之嗤之以鼻、甚至破口大骂,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眸子里所流露出的恻隐之心。
……
甚至很多父母在争取物质利益的时候,轻易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抛弃了最基本的道德与修养。争取了一点物质的同时,却在不觉中为孩子作出了最差的榜样。
其实,这何尝不是舍本逐末,杀鸡取卵。
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又怎么比得上为他塑造一个端正的三观,良好的教养才是他以后立足社会的有力根本。
05
没有自然就彬彬有礼的乖宝宝,更没有天生就胡作非为的熊孩子。
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你孩子的人格塑造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修养,就是你孩子的教养。你的现在,很可能就是你孩子的未来。
如果说身材长相是人类的第一基因,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质与修养就是人的第二基因。
你不能给自己孩子较好的外在条件,那也可以教会他最优雅得体的为人处事方式;如果你已经给了孩子一副好的皮囊,那为什么不继续锦上添花,给他表里如一的素质与教养。
同样,如果说金钱物资是父母给予子女的一种财富,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质与教养就是父母赋予孩子的另一种财富,而且尤为重要。
无论你是富可敌国,还是贫穷到一无所有,都不妨碍你对自身素质与修养的严格要求,因为这是你能给予孩子的所有东西里,最低成本、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有修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物质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
无论怎样,不要做那个坑儿的大人可好?
-作者-
尹惟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