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外国物资一度非常紧缺。
各国民众纷纷出门抢购食物、纸巾等必备用品,货架变得空空如也。
于是很多外国网友都开始发愁,若世界末日突然降临,没有超市,没有便利店,一切陷入停滞,我们该怎么在一堆废墟之间活下去?
原来这个问题,早在50多年前就有人想过。
1964年,有一名叫亨德森的美国企业家,特别有钱,也特别怕死,担心核战随时会终结掉整个国家。
于是他花费了六年时间,在拉斯维加斯建造了一座地下住宅。
直到去世以前,老亨一直住在这座地下住宅里。
除了基本的卧室、厨房、浴室,浪漫的老亨还给自己的地下住宅挖了一个院子 ,里面有人造树、石头还有描绘森林和乡村风景的手绘。
上个月这栋住宅还被挂牌出售了,售价1800万美元。
未雨绸缪的,不只有亨德森一个。
还是在六十年代,美国将散落在各地的废弃导弹井改造成14层高的地下避难所,以备不时之需。
迄今为止,这些避难所都还非常完好,里面的装备也很新。
最近,油管上就有几位小哥探访了其中一处地下避难所,在里面度过了完整的24小时。
要说是避难所,又有些不合适。
因为里面装修完全不输私人住宅,有一切可供长期生存的设备:菜园、仓库...
还有休闲娱乐的场所:电影院、健身房、桑拿房、图书馆...
有网友给它升级了一下名字,叫——“末日基地”。
“末日基地”前的大门,足有半米多厚,重达16000磅。
虽然没有小哥口中说的“一万年都打不开”这么夸张,但用来抵挡山洪海啸什么的绝对是绰绰有余。
打开大门,里面还有重重关卡,总共要开四次门才正式进入基地。
地下三楼是保安监控室,可以24小时无间隔看到末日基地内外的情况。
无聊的时候,还能在这和朋友玩下躲猫猫。
来到地下四楼,重头戏登场!
这一层是储备各种食材的地方,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它的了。
各类罐头排列整齐,就像在超市一样。
有鱼罐头、水果罐头、罐装炒蛋...
小哥随手拿起了一罐,看着不大,居然是47人份量的。
但只靠罐头,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天天吃罐头也会腻啦。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末日基地”里有先进的设备可以让你自个儿养鱼和种菜。
平时向往田园生活喊多了吧,往“末日基地”里一住,你我都是李子柒。
养鱼得到的肥料能给蔬菜施肥,然后用蔬菜制作鱼饲料,达到自给自足。
话不多说,用这些材料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
来到地下10层的厨房,小哥将刚摘下的菜洗干净,简单煎了煎鱼排, 拼在一起做了道冷盘。
吃是肯定能吃的,味道怎么样呢?
看小哥的表情,似乎不太行...
算了,若哪一天真的躲进基地,对食物好像也不能奢求太多。
和厨房同在地下11层还有卧室,每个房间售价在100万到250万美元(700万-1700万rmb)之间。
装置跟普通小公寓没什么区别,该有的都有了,温馨舒适。
100万美元买个“末日基地”的床位,想想,是不是还有一种拿到诺亚方舟船票的感觉?
咦,卧室里还有一面带景观的窗户。
等等,我们不是在地下吗,哪里来的景色?
原来这只是一面电视荧幕,24小时播放着外部画面。
想象一下,大清早起来,一个人对着这面屏幕喝咖啡的情景。
可能这就是属于科幻电影的情调吧。(苦涩.jpg)
为了怕你无聊,“末日基地”里的娱乐设备多种多样。
先不说一进来就能看到的游泳池。
还有用于强身健体的健身房、攀岩馆。
如果要在这待上十年甚至更久,拥有强壮的体魄非常重要。
当然了,还少不了电影院。之前躺在待看清单上的电影,这下可以勾掉一大半了。
不过在地下50多米看电影这样的体验,想想还有点刺激。
只有娱乐也是不行的。
“末日基地”里甚至还有一个小型学校,不仅有基地的一切信息,还附带一个图书馆。
当手机没有网络无法接收外部讯息的时候,记得要让大脑保持运转!
24小时后,体验时间结束。
小哥们都表示昨晚在“末日基地”里睡得还不错,一切都好。
除了会在睡觉之前莫名有股想叫外卖的冲动....
虽然“末日基地”里应有尽有,设备齐全,但围观完全程的小IN却有种被困的窒息感。
看到小哥们从基地里出来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能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阳光的时刻有多珍贵。
希望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继续在这个星球上幸福地生活下去,永远不会迎来使用“末日基地”的那一天....
图片来源 /网络及YouTube @MrBeast
撰文、编辑 /腊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