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petssky
petssky
petssky
8532
文章
55
评论
2019-02-11来源: 拾遗
评论
764,310 7308字阅读7分7秒

拾贰

第四步:改编剧本。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

原本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太阳即将发生氦闪爆炸,

然后膨胀成巨大的红巨星,

吞没太阳系所有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

为了躲避这场灾难,

人类决定把地球改装成巨大的飞行器,

逃出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

第二步,开动地球发动机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使地球重新自转,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进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人类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整个移民过程持续2500年。

如果将2500年都拍成电影

那容量就太大事情就太庞杂了,

于是郭帆决定大删减,

只选取书中“经过木星”这一段内容。

这段内容在小说中只有一千字左右,

其实也没发生什么大危机,

但郭帆决定将其改编成“木星危机”。

“地球将被木星引力捕获,

于37小时4分12秒后撞击木星。”

删繁就简,只取一勺,

郭帆的这个脑洞真是绝了。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2015年年底,

龚格尔先写了一稿剧本,

郭帆看完后说:“全球感、征途感、跨越感不够大气。”

于是找来一帮编剧继续讨论,

寻找这部片子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

没多久,郭帆和龚格尔去了一趟美国,

去和工业光魔聊特效的事情。

这个做过300多部科幻大片的特效公司,

听完郭帆介绍,吃惊地问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

郭帆想了想,回答说:

“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

而是一个家庭,

里面住着父母、老婆、孩子,

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

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

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

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

死也要死在那儿。”

老外听完后说:“挺中国的,很酷。”

●美国大片都聚焦超级英雄,为什么你们这个片子没有:不是一两台发动机坏了,一个超级英雄去救援,而是5000台发动机坏了,5000个救援队去救援?

郭帆想了想,回答说:

“中国有一种精神,

就是集体主义精神。

讲究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

讲究大局、讲究牺牲、讲究合作,

喜欢‘集体主义办大事’。”

老外听完后说:“挺中国的,很酷。”

老外的这两个“挺中国的,很酷”,

一下撞醒了郭帆的脑瓜,

“这不就是这部片子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吗?”

回国后,郭帆跟编剧们一说,

大家就以这两个内核为基础,

重新构建和丰满起剧本来。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拾叁

在没有合同没有承诺的情况下,

郭帆和龚格尔自掏100多万,

就这样一干就是半年,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件事情:

“如果中影不满意,最后换人怎么办?”

他们就一个念头:

“拼了老命也要抓住这次机会,

拿出的成果越多,就越能打动资方。

即便最后做不成,我也不会遗憾。”

2016年4月,两人向中影汇报情况。

中影的领导们,

看着世界观架构说明书,

看着流浪地球100年编年史,

看着3000张概念图、8000张分镜头,

看着惊心动魄又充满中国味的剧本,

眼泪不知不觉就淌了下来。

第二天,郭帆收到通知:“准备开始吧。”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拾肆

其实在《流浪地球》之前,

就有影视公司想拍刘慈欣的《三体》,

只是改编非常失败,

引起网民一片怒骂。

所以得知中影想拍《流浪地球》后,

大刘的粉丝们在网上怒吼:

“不要让中国人拍!

不要让中国人拍!

不要让中国人拍!”

其实不光是大刘的粉丝,

业界导演和演员也几乎断定:

“中国现有条件拍不出真正的科幻片。”

以至于剧组向吴孟达发出邀请后,

吴孟达一开始竟然不想出演:

“这恐怕是好莱坞不要的烂片,我们买回来想试试看吧。”

面对这么一个不知名导演,

面对这么一个中国现状,

中影的领导内心其实非常忐忑,

“投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

他们找来万达影业和北京文化,

一起共同投资了《流浪地球》,

整个投入1亿多一点点。

其实,郭帆的压力更大,

圈内人看到他,第一句话就是:

“如果你们成功了,

中国电影从此就有了科幻片这一类型。

如果你们失败了,

我估计若干年内没人再敢碰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拾伍

拍摄硬科幻电影非常耗钱,

所以好莱坞投资一部片子,

通常预算都是两三亿美元。

而郭帆拿到的预算是1亿人民币,相差十几倍呢。

所以郭帆一开始就毅然决定:

“不请昂贵的流量小生,

把大部分钱花在场景、道具、特效上。”

郭帆找的主演,都是二三四线演员,

比如屈楚萧、李光洁,

有的主演我们连名字都没听过,比如赵今麦。

其中名气最大的演员,

就是已处于退休状态的吴孟达。

“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

就是想做一部真正的科幻片。”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拾陆

节省下来的资金,

郭帆用在了制作道具上。

电影工业化标准化,

正是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的巨大差距。

中国电影其实并不缺钱,

“钱并不是工业化的标准,

一整套分工明确的专业流程才是。”

美国好莱坞拍电影都是可以量化拆分的,

把电影拆分成一个个项目组,

分门别类去对接道具、摄影、特效等工种,

各工种各自高效地完成任务。

美国好莱坞工业化到什么程度?

连剧本都有统一格式、统一字号、统一行间距。

而中国电影在工业化方面,

基本还是初级的刀耕火种。

《流浪地球》整个片子拍下来,

要制作10000多件道具,

“没有一件道具是市面上买得到的。”

全部都要全新设计、全新制作。

很多道具的设计极其复杂,

一套宇航服要用1100多个零件,

一个头盔的构造多达14层,

“手工模型工艺根本无法完成,必须用工业工艺。”

很多道具的造价极其昂贵,

一件盔甲就要40—70万元。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流浪地球》诞生记:拍了这个电影,我能吹一辈子牛逼

weinxin
欢迎关注
喜欢本网站,就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有惊喜哦~
petssky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拾遗, 整理 发表于 2019-02-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petssky.com/essay-34912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