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哈佛大学做了一个调查:
一个人的人生,
一般会有七次机会决定人生走向,
错过这七次机会,
这辈子基本就水波不兴了。
但上天在赐予我们这些机会时,
总是会设置一些门槛,
如果你没有胆量去跨越,
这些机会就会一溜而走。
为了抓住“先试试弄一弄”这个机会,郭帆豁出去了。
他自己垫资100万,
就呼啦啦运转起来了。
他先找到北漂老友龚格尔,
“你做我的制片人吧!”
然后两人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天天去和中科院科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闲聊,并聘请其中多位做了学术顾问。
两人到底想干什么呢?
捌
先从电影《阿凡达》说起吧。
科幻片《阿凡达》问世后,
影评人曾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拍不出《阿凡达》?
因为中国人不讲究“科学”。
卡梅隆拍摄《阿凡达》时,
先编制了一本《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
为什么有些山可以在潘多拉星球悬浮?
因为矿石含有常温超导物质。
为什么潘多拉星球的磁场是紊乱的?
因为附近有几颗别的行星。
潘多拉星球应该长出什么样的植物动物?
动植物的形状必须符合这个星球的环境。
潘多拉星球人的语言肯定跟地球人不一样,
所以还得请语言学家为他们发明一种语言。
…………
也就是说,卡梅隆构建了一个完全自洽的新世界。
《星际穿越》《指环王》也是如此,
好莱坞在拍摄这些科幻片时,
都构建了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我们觉得卡梅隆的想象力真是牛逼,
其实不是,
这些想象力不过是环环相扣计算的结果。
“最高级的想象力其实是不自由的。”
中国电影缺少这种不自由的想象力。
▲ 100年编年史
玖
郭帆为什么要聘请这么多科学家?
他就是想寻找“不自由的想象力”。
第一步:构建严谨的世界观。
因为《流浪地球》讲的是50多年后的事情,
“50年后的自然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
50年后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
50年后的技术状况应该是什么样子?
都必须一一设定清楚,
细致到教育是什么,
会有什么样的课程,
都在讨论范围之内。”
就这样,郭帆构建了一套世界观。
▲ 100年编年史
拾
第二步:编制一百年编年史。
编制1977—2075年百年编年史,
让大家了解整个事件是怎么一步步发生的:
…………
2007年,中国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009年,付建明预测太阳100年内将发生氦闪。
2024年,付建明闯联合国总部,警告氦闪将摧毁整个地球。
…………
2030年,世界各国向联合国释出部分军权,联合国向全世界公布“流浪地球”计划。
…………
2034年,行星发动机研究成熟,由最具大型工程建造经验的中国政府主导建造。
2039年,第一组行星发动机启动,联合国计划在30年内让地球停止转动。
…………
2061年,月球离开地月系统,飞向太阳系深处。
…………
2065年,地球彻底停转,开始加速逃逸太阳系。
…………
2075年2月19日,地球摆脱太阳公转轨道。
2075年4月24日,流浪的地球遭遇木星危机。
▲ 概念图
拾壹
第三步:制定3000张概念设计图。
“50年后人类世界是什么样子,
房间是否还有墙壁实体,
文化娱乐是什么样子,
各种汽车是什么样子,
…………
所有这些东西都要重新建立,
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表现,
还需要变成具体的图像,
只有把这个世界真切地描画出来后,
编剧才知道你描绘的是怎样一个世界,
他们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编故事。”
为了把50年后的世界具象化,
郭帆做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
“包括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等所有场景的细节构思,分镜头画稿则达到了8000多张。”
▲ 分镜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