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看一部纪录片看哭了。
为了拍摄这部名为《家园》纪录片,
导演一共花费了15年,
走访了50个国家。
片子的前半部分,自然之美有多令人颤抖,
后半部分,环境恶化就有多令人想要哭泣。
纪录片一开始,展示了地球生命的开始,
美到令人颤抖,随手一截,就是桌面壁纸。
可是,越是看到后面,
心跳越是加快,也越令人想要哭泣。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仅仅二十万年的时间,
就把地球从一个奇幻的蓝色星球,
蹂躏得千疮百孔。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人类开始建造城市,城市拔地而起。
大量森林被砍伐、燃烧,
树木逐渐消失了,河水逐渐流失了,
山坡上布满数百米宽的深坑,伤痕累累。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农业开始规模化,大量使用杀虫剂。
有毒的杀虫剂渗进空气、
泥土、动植物、河流和海洋,
这也意味着,我们喝的每一口水,
吃下的每一粒米,每一条鱼,
都含有了无数危害身体的有毒物质。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世界越发展,对能源的渴求就越高。
到处都是挖钻矿物的机器,
把盘古初开时埋在地下的星星挖出来。
于是,山体塌陷、狂沙肆掠,
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终于,在人类无休止的开发、毁坏当中,
地球家园已经人类被啃噬得面目全非。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
所谓高度进化,
其实是一种退化吧,
凡是只会啃噬地球,
又不能及时修复地球的生物,
最终都会自掘坟墓。
雪崩时,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们现在做的任何一件事情,
好事坏事,
最终都会落回我们自己身上,
回落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身上。
你别不信,
有这样一组真实的数据:
自2005年以来,
世界各地的洪水次数已经增加15倍,
极端气温事件增加20倍,
野火次数增加7倍。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 ,
百分之四十可耕种农田遭到长期破坏,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
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
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
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濒临灭绝。
就拿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来说,
因为人类早期的捕捉,
栖息地的减少,
自然环境的破坏,
熊猫的生存条件变得越来越难,
存活率越来越低。
据2018年全球熊猫数量普查数据显示,
全球仅有2412只大熊猫。
关于大熊猫,我们有几个很深的认知:
一是: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更是“活化石”。
我们人类至今,只有20万年的历史,
而大熊猫,
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足足有800多万年!
物种的演变,沧海桑田,交叉变幻,
都在它的见证之下,
对于人类研究生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还非常可爱,网上随便一搜,
就是他们“萌萌哒”的照片。
知道我为什么还有一个艺名叫“滚滚”了吧
妈妈,我要亲亲抱抱举高高
宝宝饿,宝宝委屈
没得吃,那我就自己做个串串吧
做个串串好累啊,还是坐下来啃啃竹子吧
二是:熊猫是我们的“外交大使”,
熊猫深受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2011年,熊猫“阳光“和“甜甜”,
乘坐专机,
从北京动物园移居到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
这待遇,也是很高了。
它们到来的当天,
苏格兰警车开道、军乐演奏,
全体市民列队欢腾:
还有被称为“熊猫陛下”的,
“星雅” 和“武雯”,
为了恭迎这俩熊猫陛下,
荷兰直接花了5100W 人民币,
修建了史上最豪华熊猫宫殿,
占地9000㎡,单是活动区就 3400㎡。
外国人民到底有多爱大熊猫呢?
这么说吧,
IPanda官微曾在网上发布了下面这张动图,
滚滚抱着饲养员的腿撒娇打滚不放开,
最终获得了1.5亿次的浏览量,
底下更是有61万条评论说自己被萌哭了。
越是美好的东西,
撕碎后就越令人痛心。
看着这么可爱活泼的生命,
想一想它们曾经遭受的苦难,
想一想只要我们一个不小心,
它们就会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就心疼不已。
幸好,我们还有机会。
就像纪录片《家园》说的那样:
重要的不是消失了什么,
而是我们现在拥有什么。
过去既然已经发生,
沉湎于过去是最无用的事情。
我们更应该的,
是积极面对既定的现实,
面对我们曾经犯下的错
珍惜现有的资源,
竭尽所能,
去扭转现状,去创造未来。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曾有这样一句话: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熊猫就是这样的一种动物,
存活了800万年,历经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却始终生生不息,永不放弃。
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熊猫,也是顽强生命的象征,
它以自身的正能量,
给到我们这个社会最暖心的启示: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爱护动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爱护熊猫,从现在做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