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 二字像是不分性别来的姨妈,每个月在每个人体内涌起一次。
要去北京上最好的大学、去北京租 500 块 4 平米的潮湿的地下室北漂一把、去北京和好朋友一起在中关村创业搞大事情 ……you name it.
一大波人涌来,伴随着的是一大波人的离开。
其实我不怕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往要去北京。被吸引的人这么多,它必然有致命的魅力。我只是希望你也看到千千万万坚定离开了北京的人,他们的故事。
别再神化帝都,他只是你的选择之一。你要走,其实也不是 “逃离”,只是 “离开” 而已。
之前有一篇大火的文章,讲了一对在北京打拼了三年的白领夫妻,离开北京,在深圳愉快定居的故事,叫《帝都白领移居深圳指南》,几乎是一一推翻了想走又不敢走的上班族的顾虑:
北京户口是你跨不过去的一道坎,但在深圳,搞定户口容易多了,还能拿到政府给的安家费;
北京遍地是工作机会,但近年的深圳,一大批互联网、高科技、地产巨头已经纷纷进驻,工作这玩意儿,不怕找不到,就怕你不找;
北京的文化底蕴浓,周末玩得乐呵,但在深圳这个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去夜跑、去运动啊。加上毗邻港澳,周末去香港看个画展再回来上班呗。
再讲了,北京飘着 " 雾霾黄 ",深圳荡着 " 深圳蓝 "。
当时看完这篇文章的我,鸡血在体内沸腾。
心想:上有天堂,下有深圳!
与其在北京挤地铁吸雾霾,不如去深圳放飞自我!
后来一想,其实这个成功的 " 移居 " 故事,能拷贝到更多其他城市的身上,比如杭州,比如成都。
每个城市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找找就有了。
就像这篇文章作者所讲:
在来到深圳的三个月后,我们把每个在北京想念的地方都在深圳找到了替代 。
故事能如此闪光,大概不在于 " 从北京到深圳 " 这条路,倒在于证明了 " 离开北京活得更惬意、更有尊严 " 这个道理。
在多数人还不敢踏出北京一步的时候,那些走了的人已经硕果累累了。
我不止一次地觉得离开北京只是一种选择。
最近无意中知道了坐标大理的彩虹农场。苍山下,洱海边,这个长满新鲜蔬果的百亩农场主人竟是个年轻的女生。
划重点:农场主小丽曾在北京打拼过五年。她以前有一家自己的珠宝工作室,生活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衣食不愁。
她的农场让我看到了很多人小时候嚷嚷着的 " 想要住在大自然里 " 的梦想成真的样子。
曾经这种 " 归园田居 " 的生活被许多人嗤之以鼻。批判者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慢、无聊、还穷。
但看着她的农场——小麦收成的时候,可以烤上一个个香喷喷的面包;周末,义工带外地来的大学生充满好奇心地体验农场生活;平日里,趣味相投的年轻人坐在小木凳上弹吉他聊天 ……
不禁念叨:这种生活方式也未尝不可啊。我们说职业不分贵贱,生活方式难道不是吗?
小丽跟我们之中很多人一样,是看过凌晨三点的北京的人。
有一半人看了还是选择留下。他们觉得生活在别处或者也是苦,但是这份苦想在北京吃;
也有另一半人看了选择离开。这不是逃避,更不是矫情,只是一种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