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片《捉妖记》前几天刚刚拿下13亿票房,超越徐峥的《泰囧》,成为最新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然后是《泰囧》祝贺《捉妖记》的登顶与超越,很快,《捉妖记》也热烈回应,祝福即将在9月上映的、《泰囧》系列的续篇《港囧》。
但是,谁是票房冠军关普通人鸟事?
整个7月,那叫一个热,天气热,电影圈更是热得像中了暑一样。
动不动都就是“现象级”电影,动不动就是几个亿的票房,动不动就是IP电影(你们别问我什么是IP电影,因为连徐峥导演都说他也没搞清楚),动不动就是庆功宴……那么多的动不动,就像是一个瘸子一夜之间翻越了无数个山丘。
整个7月的中国电影圈太不真实了,那感觉就像是穷得只剩下钱了。因为电影圈所有的声音到最后都变成了今天多少多少票房,又创下多少多少票房纪录。
而全世界最人云亦云的电影观众在这热闹的声浪下,一拨接一拨地往电影院里跑,仿佛没有看过某部电影,就像是错过了一场盛大的全民狂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更何况还有人送不要钱的电影票。对,这就是说漏嘴的,有些电影宣发那点见不得光的手段。什么满场红,什么零点票房首映,反正贴钱先把数据做上去再说。所以,也就再懒得细说什么宣传营销负责人跑院线,为了上个片,排个好时段,喝酒送礼塞钱的事情了。抛开一而再,再而三的电影偷票房事件,大家可能还记得年初王小帅的《闯入者》的排片事件吧,尽管王小帅痛骂了一番,说这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最后还是:然并卵。
这实在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现如今,中国电影成功的标准似乎只剩下了票房,而关乎票房的似乎不仅仅是电影内容本身的竞争,更是发行宣传的比拼。如今一部电影在中国的成功,最终已经演变成了一场营销战,谁有渠道,谁有关系,谁有钱,谁就能笑傲票房,谁就敢往自己脸上贴金说自己是“史上XXX电影”。
当然,也还是有奇迹。就像当年《泰囧》意外创造的奇迹一般。
为什么逼格最高?
其一,没有什么红地毯。
就一大屏幕,屏幕上几个大字直接明了:
电影《港囧》关于进一步促进
囧不能停以及角色阵容剧情预期票房口碑
你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我能回答就回答
但也不一定全回答的
记者会
其三,没有什么“史上XXX电影”的标签。
会上肯定无可避免有记者问票房,徐峥是这样回答的。
——“《港囧》能否反超《捉妖记》再次成为票房最高的华语片?”
——徐峥:“至于《港囧》有什么样的成绩,这应该有非常专业的预测的结果。这个预期值,我真不是很懂怎么计算,预测就该给专业的大的数据公司,我就不瞎猜了。”
其五,没有导演对主演的肉麻赞美。
居然收集了各种差评和负评让其当场朗读。
《港囧》把包贝尔请入现场,从网络上摘取了一些对包贝尔的负评,然后请包贝尔在现场读出来,读到第九条,包贝尔真的哭了。徐峥却说:什么时候你能读这些不哭,你就强大了。
最后,包贝尔说:其实,我是个演员,当然,我是个不成功的演员。
当然,这并不是标准答案,更多的包贝尔还在没上映的《港囧》里。
从来没有在哪一场电影发布会看到这么不合常规却让人又惊又喜的场面,但徐峥能。
其实,早在今年3月,徐峥就曾开过一场高逼格的《港囧》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化身“徐布斯”。当时,“这部电影演什么是个谜”,“电影演员有谁不清楚”,“电影何时上天晓得”,吊足了大众的胃口,时至今日,逼格非但没有降低,还在继续提升。
逼格,是一部电影调性好坏的重要前提。
徐峥导演,看好你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