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创了护理事业,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白衣天使”的代名词;她放弃富贵安逸的生活,亲赴战场照料伤员,每晚手执风灯巡视,士兵们将她誉为“提灯女神”;为了专心致力于发展护理事业,她终生未嫁……
明天是她的生日,也是一个为了纪念她而设立的节日,国际护士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女子。
与众不同,她从小就心怀怜悯
1820年的5月12日,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富有的英国上流社会家庭,从小衣食无忧,成长环境优越。小时候的她并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顽皮,反而对生活中的事物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善良和同情心。
她家乡有一种鼠,其他孩子都想方设法去打这种鼠,只有她每天去对这些鼠说“你好吗”,然后给它们吃的,时间一长,那些鼠一看到她就跑到她身边要吃的。有一次,她看到花被摘了,就小心翼翼像照顾病人般为花枝包扎。而她看到麻雀死了,甚至还为它写了一首悼念诗。
她这种与生俱来的照顾人、充满怜悯之心的情结,后来被心理学上定义为“南丁格尔情结”。
谋求改变,她做出“疯狂举动”
1842年的英国,经济异常萧条,饥民充斥了各个角落。家境优渥的南丁格尔整日穿梭于各种社交舞会和名流聚会,但她的内心非常厌恶这种生活,她感到既空虚又毫无意义。
她决心做出一些改变。南丁格尔在日记中写道:摆在我面前的路有三条: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可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最终,她决定去当一名护士。
这在当时看来绝对是一个有些疯狂的举动。当时英国的医疗水平比较落后,加上战争频繁的缘故,很多医院的卫生条件恶劣,脏乱的环境很难让病人得到很好的恢复。此外,在那时护士并不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在社会大众看来,护理工作毫无技术含量,都是无知、粗俗的女人做的工作。
可在南丁格尔看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不是可怕的医疗条件,而是医院中“护士”的不佳的名声,和她们那低下的素质。1851年,她参加了护士的短期训练班。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
南丁格尔学医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为此她不惜与家人冷战。
呵护备至,她成了“提灯女神”
1853年,她在伦敦担任了妇女医院院长。次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受政府的邀请,带了38名合适的妇女,前往克里米亚参与伤员救治护理工作。
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她分析过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指出在克里米亚战役中,英军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
每个夜晚,南丁格尔都会提着一盏小小的风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范围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
她注意士兵的伤口是否换药了,是否得到了适当的饮食。她安慰重病者,并督促士兵往家里写信并把剩余的钱给家里寄去,以补助家庭生活。她自己还寄了几百封信给死亡士兵的家属。
在很短的时间内,她便在士兵中成了传奇式的人物,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每次当她来临,一些伤员都会流着泪亲吻她投射墙壁上的修长身影。
评论